![]() |
学习小专题 |
版权申明:凡是署名为“化学自习室”,意味着未能联系到原作者,请原作者看到后与我联系(邮箱:79248376@qq.com)!
分析: 新、旧教材在阐述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时都是这样阐述的,其实这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不少学生甚至认为只有生成难溶物质才会有沉淀。其实只要溶质的量
超过溶解度所允许值,不论难溶物质还是易溶物质都能沉淀,反应也就因此而发生了(学生往往把生成沉淀和析出晶体割离开来理解,从溶解平衡角度来说这实际是一回事)。建议教材把“复分解反应条件之一是生成难溶物质”改成“复分解反应条件之一是生成沉淀”,这样更严谨。中学化学中由微溶物转化成难溶物、难溶物转化成难溶物、易溶物转化成易溶物(沉淀)例子并不少,让学生从溶解平衡去理解复分解反应,在知识上、能力上都是可行的。反之,学生总是很难理解为什么侯氏制碱法中的NaHCO3能生成。
HI 10 11 HBr 10 9 HCl 10 7 HClO 4 10 7 HClO 3 10 3 H 2 SO 4 10 2 HNO 3 20 H 3 O ...
一、问题的提出 由于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其自身就含有离子,不论在熔融状态还是在水溶...
我们通常把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不...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我们认为盐一般都是强电解质。盐类大多数形成离子晶体,它们的电离...
首先这是因为,首先O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为正值,也就是说O(g)原子结合一个电子变成O - ...
氯化铜溶液跟碳酸钠溶液进行反应时,实验的结果是除有蓝色沉淀产生外,还有二氧化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