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自习室


按字母检索
学习小专题

数据词典

元素手册

元素周期表

假期高中化学辅导课程:

国家中小学课程资源高中化学在线课堂实录,涵盖必修第一册、必修第二册、选择性必修一、选择性必修二等课程模块,由名师分课时讲解,与课堂教学同步,可作为化学学习的先修课或复习巩固课。

学习方式:先预习课本,再观看课程视频,再结合学习同步资料如《步步高》中导学案或学习笔记巩固知识点,最后再结合课时作业进一步提高。

学习说明:点击图片即可直达。

成语中的化学知识详细补充

来源:未知作者:石峰 点击:所属专题: 化学成语

版权申明:凡是署名为“化学自习室”,意味着未能联系到原作者,请原作者看到后与我联系(邮箱:79248376@qq.com)!

成语以其构造精巧、言简意赅而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语言形式,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对周围客观事物细致观察,反复认真琢磨的结晶,有相当一部分包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其中当然也包括化学知识的领域。了解成语中的化学知识,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拓

网站温馨提示,请您保护好眼睛!双击图片可放大! 【视力保护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默认色) 灰 银河白 字体:

    成语以其构造精巧、言简意赅而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语言形式,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对周围客观事物细致观察,反复认真琢磨的结晶,有相当一部分包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其中当然也包括化学知识的领域。了解成语中的化学知识,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拓宽知识面。在此,我们想通过介绍部分成语中涉及到的化学知识,并指出成语的含义、出处等,从而达到揭示中国古代历史上科学与文化的内在联系、宣传现代科普知识的目的。

      

 

青出于蓝

      "青"即靛青,也叫靛蓝,是还原染料的一种。"蓝"即蓝草,也叫蓼蓝,是一种木兰属一年生草木植物。 "青出于蓝"出自《荀子·劝学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说靛青是从蓝草中提炼出来的,而颜色却比蓝草更深,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蓼蓝是一种几尺高的草木植物,它的茎和叶中含有一种葡萄糖苷,吲哚酚的苷,经发酵水解后生成溶于水的白色吲哚酚,染在纺织物上,经日晒氧化成了不溶于水的蓝色的靛蓝化合物,古人把这一过程叫"取蓝"。蜡染就是用蜡刀蘸取熔融蜡液在白布上描绘图案,然后浸入靛缸中,再用水煮脱蜡而成。 "取蓝"技术我国应用很早,商代《诗经·小雅·采绿篇》记载有采集蓝的活动: "终朝采蓝,不盈一詹......",到了汉代,"取蓝"的规模已经相当发达。有关靛蓝的制作工艺,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著作《齐民要术》中有详细记载。到了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他所著的《天工开物》中对蓝草的种植、造靛和染色工艺,进一步作了全面性的阐述和总结,是世界上最早的制蓝淀工艺操作记载。 1883年,法国化学家bayer测定出了靛蓝的双羰基、双苯环含氮化合物分子结构,1897年西德basf公司首先采用工业合成方法生产靛蓝。现在所用的靛蓝都是通过有机合成而得到的,用靛蓝印染的纺织品,颜色鲜艳,经久耐磨,至今仍旧大量使用,当代最流行的牛仔裤就是这样染成的。值得一提的是,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对植物染料的应用非常广泛,除了从靛叶中提取出的靛蓝外,还从茜草中提取出了茜素、从胭脂虫中提出了胭脂红、姜汁中提出了姜黄素、从苏木中提出了苏木素等。1959年河南安阳王裕口殷代圆形墓葬中发现的丝线证明,三千多年前的殷代人们就会染色,因此采用天然染料当以我国为最早。

 

信口雌黄

      信:任凭,听任;雌黄:即三硫化二砷,单斜晶系,常呈短柱状,颜色金黄鲜艳,是一种很早就被发现的重要的含砷化合物,也是古代进行书写及绘画的一种原料。语出《文选》刘孝标注引晋·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据说晋朝的王衍爱好老庄学说,善于用道家思想解释儒家经义,讲授玄理,每逢义理讲的不恰当时,便随口更改,毫不在乎。人们因此称他为"口中雌黄"。古代的纸大多是带黄色的,人们在修改文字的时候,就用雌黄加水混合后,涂在上面,利用了雌黄带黄色的特性,这相当于今天的涂改液,只不过现在的纸都是白色的,因此用钛白这种白色颜料代替雌黄而已。《周礼·考工记》曾提及"画绘之事",就是用雌黄和丹砂分别作黄色和红色颜料,进行书写及绘画等。雌黄还是古代炼丹家的主要原料,故又称之为黄龙血、帝女血炼者等。公元前后的《神农本草经》则将雌黄视之为药物的中品,说它能医治寒热、恶疮、痂疥等,雌黄在玻璃、彩釉的生产中也要用到。

 

 味同嚼蜡

      象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成语出处自《楞严经》卷八:"当横陈时,味同嚼醋。"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蜡,主要指由十六个碳以上的偶数碳原子的高级脂肪酸和高级一元醇所组成的酯类物质。但习惯上指一切油腻的、可熔而不溶于水的蜡光物质。一般是固体,也有少数是粘稠液体。按来源可分为:⑴植物蜡,例如糠蜡、巴西棕榈蜡等;⑵动物蜡,例如蜂蜡、虫蜡、鲸蜡等;⑶矿蜡,例如石蜡、地蜡等。植物蜡和动物蜡的成分主要是高级脂肪酸和高级一元醇的酯,并可能含有少量高级醇、高级脂肪酸和高级烃等。矿蜡的成分,则以高级烃为主。此外,还有合成蜡,例如氯化石蜡等。蜡一般比油脂硬而脆,油腻性小,稳定性大,在空气中不易变质,难于皂化。蜡可用于橡胶作抗臭氧剂,也可用于涂料、油墨、塑料、化妆品、抛光剂等。  我国用蜡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三千多年,而白蜡的利用则始于13世纪,在此之前均用蜂蜡。白蜡亦称虫白蜡,是白蜡虫寄生于女贞树上由雄虫分泌的蜡花,经加工熬制而成的精品,它是古代主要的制蜡原料。早在公元1615年,外国传教士就在我国进行白蜡生产调查,十九世纪英国驻华领事也考察了中国的白蜡生产。公元1922年日本人对中国白蜡进行了研究试验,前苏联、美国、印度等地曾引种繁殖。但据资料记载,目前,只有日本、前苏联、印度有少量白蜡生产实验外,其余基本未能成功。

 

水滴石穿

      水不停地滴,能把石头穿透。语出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一钱斩史》:"乖崖援笔判曰'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比喻坚持不懈,集细微之力也能成就难能之功。一般认为,"石穿"是由于水滴经过长年累月冲击石面而产生的,孰不知,这里面还拌随化学反应:因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部分溶在雨水中,使雨水略呈酸性,滴在主要由碳酸钙组成的岩石上,碳酸钙与之起反应生成碳酸氢钙溶解在水中随水流走,经过亿万年的累积而形成凹凹凸凸的奇峰怪石。当那些溶有碳酸氢钙的雨水、溪水、河水、地下水一受热或者受到其它影响其中所含的碳酸氢钙又会沉淀出来。特别是地下水,它在地下往往受到很大的压力,溶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因而溶解石灰岩的本领也最大。当它一从地下流出地面或者穿经山洞时,压力突然减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也大为减少,原先溶有的碳酸氢钙便部分地沉淀出来。在甘肃省武都市的万象洞里,有大量的"石笋"和"钟乳石"(上头倒挂着的叫"钟乳石",底下象笋一样长出来的叫"石笋"),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便是这些析出来的碳酸钙沉积而成的。此外,在广西的"七星岩"和江苏宜兴的善卷洞、庚桑洞,北京房山的云水洞都有奇异的钟乳石和石笋。

 

灵丹妙药 

      灵:灵验;丹:仙丹。语出元·无名氏《玩江亭》二折:"灵丹妙药都不用,吃得是生姜辣蒜大憨葱。"比喻幻想中的某种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有效方法。所谓丹就是指硫化汞和四氧化三铅,炼丹就是把硫化汞等炼制出长生不老药。我国的炼丹术起源很早,《战国策》中已有方士向荆王献不死之药的记载。汉武帝也妄想"长生久视",向民间广求丹药,招纳方士,并亲自炼丹。从此,炼丹成为风气,开始盛行。历代都出现炼丹方士,也就是所谓的炼丹家。晋代的葛洪是我国炼丹制药的鼻祖,著有《抱朴子·金丹篇》、《抱朴子·黄丹篇》、《抱朴子·仙药篇》三卷,详细记述了升华、蒸馏等化学实验的操作方法,为后人研究化学提供了经验。古时的丹药无非是一些矿物质,经过高温下化学反应而成的氧化汞、氯化汞等一些无机化合物,外用对疮痛、皮炎等有些疗效,灵丹妙药是如何也谈不上的,另外,炼丹费时费工费力,污染环境,内服丹药后有毒害的作用,甚至致命,随着现代医学及化学的出现,很快就寿终正寝。不过,炼丹家们毕竟还是经历了千余年的化学实践,因而也就必然会在实践中有所发现,取得一定成就。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炼丹家们接触和试验了汞、硫、锡、铅、铜、金、银和氧化物、硫化物、氯化物、硝酸盐、硫酸盐、碳酸盐以及醋、酒等六十多种元素和化合物,积累了大量有关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知识。此外,他们还掌握了一些化学变化的规律,知道"丹砂烧之为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粉"的反应,也就是说认识了硫化汞分解及硫同汞化合的反应规律等等,对于化合与分解、氧化与还原、酸与碱中和等反应的规律均有一定的了解。他们遗留给我们的许多实验事实和实验技术,也都对后来的化学研究有所帮助。

 

点石成金

      语出《列仙传》:"许逊,南昌人。晋初为旌阳令,点石化金,以足逋赋。" 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 从古代开始,人类就梦想着用人工方法制造黄金。炼金术最早出现于我国,是古人企图炼制一种既能"点石成金"又能"长生不老"的丹药之术。我国古代的炼丹家以丹砂(硫化汞)、雄黄(硫化砷)等为原料,开炉熔炼,企图制得仙丹,然后再点石成金,最终都以徒劳而告终。在西方也很早出现了炼金术,公元三世纪,古希腊炼金家佐斯摩斯还编写了炼金著作。公元七世纪,我国的炼金丹之术开始传入阿拉伯,对西方的炼金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此后,炼金术一直流传到十六世纪并统治化学达千余年之久,形成了一个炼金化学时期。 中外古代炼金术士毕生从事化学实验,为何其中没有一个人有所成就?追其原因,乃是他们都违背了科学规律。他们梦想用升华等简单方法改变贱金属的性质,把铅、铜、铁、汞变成贵重的金银。殊不知用一般化学方法是不能改变元素性质的。化学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种原子的总称,而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却不能再分。  随着科学的发展,今天"点石成金"已经实现。1919年英国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元素,使氮变成了氧。1941年科学家用原子加速器把汞变成了黄金-人造黄金镄(一百号元素)。1980年美国科学家又用氖和碳原子高速轰击铋金属靶,得到了针尖大的微量黄金。遗憾的是,黄金目前只能用这样的人工方法制造,且只能在极少数拥有高科技的实验室里进行。可以想象,用此法来获得黄金无疑是"得不偿失"。但人类能人工制造黄金这件事本身比金子值钱得多。我们相信,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总有一天人们能够建立一个经济上高度可行的系统,使黄金能由廉价金属方便的制造出来,可是到那时,或许黄金会由"贵族"沦为"庶民"了。

 

陶犬瓦鸡

      陶土做的狗,泥土塑的鸡。语出南朝梁·萧绎《金缕子》:"陶犬无守夜之警,瓦鸡无司晨之益。"比喻徒具形式而无实用的东西。在遥远的古代,在世界文化起源的各个地方,人类很早就用可塑性黏土经过焙烧,制成坚硬、不透水的物体,就是陶器。瓷器是由陶器慢慢发展起来的,陶瓷则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总称。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黏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陶器的国家。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就出现了上釉的原始瓷器。瓷器是中国文明的象征,在许多拉丁语系国家中,"瓷器"和"中国"都以china这同一种字母拼音表示。近年来,在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上,发掘并发现了早于仰韶文化的遗存,其中有相当丰富的彩陶,后经碳14测定其年代在距今7800年至8200年前,证明当时的大地湾人已经开始生产陶器。相对地说,陶器所用的原料陶土是较低级的黏土,含氧化铝较少,含氧化铁较多;瓷器所用的原料瓷土是较高级的黏土,含氧化铝较多,含氧化铁较少。釉则是长石、纯碱、石灰石、黏土等原料配成,添加各种金属氧化物或盐而烧成不同颜色,例如含铜釉在氧化焰中烧成绿色,在还原焰中烧成红色。普通陶瓷因为其中存在较多的玻璃结构,所以落地易碎、遇火易裂。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发现,完全不用含硅酸盐的天然原料,也可以制成性能很好的"先进陶瓷"。如氧化物陶瓷、氮化物陶瓷、碳化物陶瓷、硼化物陶瓷、硅化物陶瓷、氟化物陶瓷、硫化物陶瓷等。这些性能各异的"先进陶瓷",正在工业、军事、航空等行业大显身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言九鼎

      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语出《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 鼎是用青铜铸造的。青铜是一种铜锡合金,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能冶炼和使用它。《史记·封禅书》里有"黄帝作宝鼎三"以及"禹收牧贡金铸九鼎"这一类话。据史学家的考证和判断,那时所谓的"金"不是黄金而是铜。如果《史记》所载是事实而不是"相传"的话,则从黄帝、夏禹算起,我国在公元前2500多年就会冶炼青铜来铸造器物了。根据可靠的文献资料和出土铜器,可以肯定在殷商时期我国对青铜的冶炼和青铜器的铸造就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1939年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的殷代 "司母戊"大铜鼎(一种祭祀用的盛器,四脚两耳,连耳高135.5厘米,横长115.3厘米,宽79.4厘米,重875公斤,内壁的一面铸有"司母戊"三个字,是中国历来出土的、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重的青铜器,现存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和1974年郑州出土的一对大铜鼎(一个通高87厘米,另一个通高100厘米,它们的年代估计比"司母戊"鼎还要早)可以证实这一点。关于青铜的成分,在《周礼·考工记》里已有详细的记载,大意是:青铜有六种合金,做钟、鼎的合金,其中七分之六是铜,七分之一是锡;做斧、斤(砍伐树木的工具)的合金,其中六分之五是铜,六分之一是锡;做戈、戟(古代兵器)的合金,其中五分之四是铜,五分之一是锡;做大刃(大刀)的合金,其中四分之三是铜,四分之一是锡;做杀矢(箭)的合金,其中七分之五是铜,七分之二是锡;做鉴燧(铜镜)的合金,其中铜和锡各为二分之一。虽然这段话里所举各种用途的铜锡合金的成分重量之比,与近代对各种出土实物的化学分析结果不尽符合,但已可以说明在那个时期,对铜锡合金不但能够冶炼,而且具有定量的概念了。可以说,冶炼和使用青铜在世界上当以我国为最早。

 

烈火真金

       烈火:熊熊大火,猛烈的火。真金不惧火炼,在烈火中可以鉴别出真正的黄金。金,俗称黄金,是人类较早发现和利用的金属,在历史上被誉为"百金之王"。早在公元2世纪时,我国汉代炼丹家魏伯阳就曾对黄金的性质做过这样的描述:"金八猛火,色不夺精光……金不失其重,日月形如常。"金的密度19.3克/立方厘米(20℃),熔点1063℃,沸点2600℃,化学稳定性极高,在碱及各种酸中都极稳定。金在空气中不被氧化,也不变色且具有极佳的抗变色性和抗化学腐蚀能力。氧不影响它的高温特性,这是金与其他所有金属最显著的不同。正因为黄金具有这一'贵族"的地位,一段时间曾是财富和华贵的象征,用它作金融储备、货币、首饰等。到目前为止黄金在上述领域中的应用正因为黄金的物理属性稳定,加之美丽夺目的金黄色泽,所以自古以来就被加工为珍贵的装饰品或作为货币,成为财富的象征。但要想得到真正的黄金,光靠一双慧眼还不够,因为"愚人金"会让你一叶障目。 "愚人金"的矿物学名称为黄铁矿,化学成分fes2,颜色为淡金黄色,骤然一看颇似黄金。强金属光泽,条痕绿黑色,不透明。晶形形态常呈立方体、五角十二面体或两者的聚形,硬度6~6.5,比重5.0左右。如何识别"愚人金"和真正的黄金呢?很简单,只要拿它在不带釉的白瓷板上一划,一看划出的条痕(即留在白瓷板上的粉末),就会真假分明了。金矿的条痕是金黄色的,黄铁矿的条痕是绿黑色的。另外,用手掂一下,手感特别重的是黄金,因为自然金的比重是15.6~18.3,而黄铁矿只有4.9~5.2。当然,用火烧的办法也是可以的。金子由于熔点高且化学性质稳定,火烧时其颜色和性质不会改变;而愚人金在高温下很快变成黑色的氧化铁,而且有带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生成。 在当代,黄金除了用于首饰工业,更重要的是应用于高科技产品。现代工业用黄金纯丝制造电子原件、半导体收音机和电子计算机等。"镀金玻璃"则可吸收热量,它与空调设备一起使用效果更佳;宇航员面罩上的瞭望玻璃薄薄镀上一层黄金,可防紫外线辐射……现代化科学技术很多器件都是用黄金制成的,黄金在新的科学技术领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沙里淘金

      淘:用水冲洗,过滤除去杂质。语出《关尹子》六七:"我之为我,如灰中金,而不若矿沙之金。破矿得金,淘沙得金,扬灰终身,无得金也。"比喻做事费力大而收效少,也比喻从大量的材料里选择精华。金的化学性质特别稳定,很难同其它元素化合。在自然界中,金绝大部分以单质状态存在,海水中含有十亿分之五的金储量,地壳中黄金含量含量只有5%左右,为每千吨3.5克;在许多河流的砂床上,它和砂子混合在一起,通常每吨沙中约含金3~10克。要从沙粒中分离出金粒实质上是从混和物中得到纯净物,根据沙和金的比重不同,人们把含有金屑的沙粒在水中荡洗,使其一圈一圈地旋转沙子比较轻轻随水流去,金子重留在底部,这就是常说的淘金。经过淘洗大量的沙子后,可以得到很少很少的金粒。把这些小金粒熔化加工可制成金块、金条等。由此可知,沙中淘金是多么不容易。唐朝诗人刘禹锡有一首诗,生动地描述了"沙里淘金"的艰辛: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王侯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最早人们收集自然界中的单质金加以熔融,但此方法的产量和质量都不理想。17世纪练金术士制备了王水(由1体积浓硝酸和3体积浓盐酸混合而成的溶液),人们开始利用王水溶解低品味的金矿再用锌置换出黄金。直到近代化学的出现,人们发现金在空气存在下能溶解于氰化物溶液中形成[au(cn)2]-离子,于是采用0.03-0.08%的氰化钠溶液冲洗金砂,使金溶解,然后把所得的溶液用锌处理,锌就把金置换出来从而得到金。这种化学的"沙里淘金"法,大大提高了淘金的效率。不过,氰化物剧毒,在生产时必须严格采取安全措施。现在,只要砂中含有千万分之三或岩石中含有十万分之一的金,都已成了值得开采的金矿了。现代科学发现,在茫茫的宇宙中,有一颗称为"巨蟹座k星"上,含有黄金280亿吨,但可惜它离地球的距离是5万光年,实在是可望而不可及啊。

 

驽马铅刀

      铅刀:铅质的刀。意指蹩脚的马,不快的刀。语出《后汉书·隗嚣传》:"昔文王三分,犹服事殷。但驽马铅刀,不可强扶。"比喻才力很弱。铅是银白色的金属(与锡比较,铅略带一点浅蓝色),也是最软的重金属(硬度 1 . 5),用指甲便能在它的表面划出痕迹。用铅在纸上一划,会留下一条黑道道。在古代,人们曾用铅作笔。"铅笔"这名字,便是从这儿来的。铅很重,一立方米的铅重达11.3吨,古代欧洲的炼金家们便用旋转迟缓的土星来表示它,写作"h"。铅球那么沉,便是用铅做的。子弹的弹头也常灌有铅,因为如果太轻,在前进时受风力影响会改变方向。铅的熔点也很低(327℃),放在煤球炉里会熔化成铅水。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会炼铅的国家之一。商代 ( 公元前 16 ~前 11 世纪 ) 中期在青铜器铸造中已用铅,西周 ( 公元前 11 世纪~前 771 年 ) 的铅戈含铅达 99 . 75% 。著名的炼丹著作《周易参同契》中说到: "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据考证,胡粉即氧化铅。"投火中"后,氧化铅被炭还原成金属铅,于是"色坏",从黄色"还为铅"。《周易参同契》是我国公元二世纪时魏伯阳的著作,可见我国很早便会炼铅了。金属铅的重要用途是制造蓄电池。据不完全统计,197l年,铅的世界年产量达308.3万吨,其中大部分是用来制造蓄电池。在蓄电池里,一块抉灰黑色的负极都是用金属铅做的。正极上红棕色的粉末,也是铅的化合物-一氧化铅。一个蓄电池,需用几十斤铅。飞机、汽车、拖拉机、坦克,都是用蓄电池作为照明光源。工厂、码头、车站所用的"电瓶车",这"电瓶"便是蓄电池。广播站也要用许多蓄电池。金属铅还有一个奇妙的本领--它能很好地阻挡x射线和放射性射线。在医院里,大夫作x射线透视诊断时,胸前常有一块铅板保护着;在原子能反应堆工作的人员,也常穿着含有铅的大围裙。铅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被制成粗大的电缆,输送强大的电流。保险丝也是用铅合金做的,在焊锡中也含有铅。此外,铅在核工业、石油工业等部门也有较多的用途。

 

万紫千红

      语出宋·朱熹《春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鲜花之美,不仅在于它婀娜多姿,更在于它有瑰丽的颜色。那么,是谁把鲜花打扮得如此绚丽、五彩缤纷呢?经研究证明,在花的细胞液中,隐藏了一些"魔术大师"--花青素、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叶黄素等有机色素,花儿的五颜六色就是它们玩的魔术。这些色素魔力最大的是花青素,它是主角。花青素是有机苯和苯吡喃的化合物,这中化合物在酸性溶液里显红色,在中性溶液里显紫色,在碱性溶液里显蓝色。植物由于品种不同,生长环境有别,加之外界条件(气温、湿度)在不断变化,化细胞液中的酸碱度也在变化。因此,出现有些花在红、紫、蓝三色间变化。如人们熟知的喇叭花,日有三变,就是这个原因。有些花总是在黄、橙、红三色间变化,这主要是胡萝卜素在起作用。如果花中不含任何色素,则呈白色,世界上各种植物的花,最多的还是白色。 当不同比例、不同浓度的花青素、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叶黄素等各种色素都集中在一片植株中时,则神通就更大了,花儿经过它们的打扮,便显得五光十色,万紫千红了。

 

刀耕火耨(nòu)

        火耨就是用火烧的办法除去地里的杂草。语出《旧唐书·严震》:"梁、汉之间,刀耕火耨,民耒(lěi)耜(sì)为食。"现指原始的农业耕作技术,也作"刀耕火种"。  古人在播种前放火烧去野草,用余灰肥田,是一种原始的农业耕作方式,也是最早的化学肥料的应用。宋代许观所著《东斋记事·刀耕火种》中就记载了这种耕作技术:"每欲布种时,则先代其林木纵火焚之,俟(sì)其成灰,即布种于其间,如是所收必倍,盖史书所言刀耕火种也。" 现代科学证明,火烧后的草木灰含钾5-12%、钙5-25%、磷0.5-3.5%,是一种高效钾肥,除了供给土壤钾磷等多种元素外,还可降低土壤酸性,对小麦、油菜、红薯、烟草等农作物有明显的增产效果。随着化学的发展,人们已经能够生产出各种各样的化学肥料,刀耕火耨的耕作方式已经基本消失了。

 

风烛残年(风前残烛)

        风烛,即风中之烛,火苗随风摇曳,随时都有熄灭的可能。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随时可能消灭的事物。语出清代俞万春所著《荡寇志》第七六回:"老夫风烛残年,倘不能见,九泉之下,也兀自欢喜。" 我们都知道风能助火威,这是因为物质燃烧需要充足的氧气,一刮风,氧气流量增加,因而燃烧更充分,大火也就越烧越旺。但烛火是小火,燃烧时并不缺少氧气。当有风刮来,流动的空气能迅速带走部分热量,反而使火焰温度降低到了燃点以下,蜡烛也就容易熄灭了。所谓灯火一吹就灭,灶火却越吹越旺也是这个道理。

 

炉火纯青

        语出清朝曾朴所著《孽海花》:"到了现在,可到了炉火纯青的气候,正是兄弟们各显身手的时候。"原指古代炼丹家炼丹成功时的火候。现在多比喻学问或技艺的功力达到纯熟、完美的境地。 古人在冶炼金属的实践中,创造了通过观察火候和火色来判别温度高低的方法。据《考工记》记载,在铸铜与锡时,随温度的升高,火焰的颜色先后变为暗红色、橙色、黄色、白色、青色,然后才可以浇铸。从现代科学分析,不同物质有不同的汽化点,因此从火焰的颜色可以判断所汽化的物质,从而判断温度的高低。对同一种物质,随着温度的升高,其颜色也先后有所变化。比如炉火温度在500℃以下时火焰呈暗黑色,升至700℃会变为紫红色,也就是俗称的"炉火通红",再上升到800-900℃后,火焰由红变黄,1200℃时,火焰发亮,逐渐变白,继续升到接近3000℃后,呈白热化,相当于灯泡钨丝发亮的温度,如果超过3000℃,火焰由白转蓝,就是所谓的"炉火纯青",即燃烧温度的最高阶段。因此"火候"(包括火色)就成了我国古代热工艺中一个内容丰富的特有概念。从化学角度看,提高温度有利于绝大多数化学反应的加速进行,但从实际出发,过分提高温度是一种不经济实用的方法,现在许多化学工业都通过采用催化剂技术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古代的炼丹家们当然不懂得催化剂原理,往往认为火焰达到"炉火纯青"就能炼到长生不老的丹药,实际上,古时候的耐火材料很难达到这样高的使用温度,因此,无论炼丹家想什么办法,要真正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是不可能的。

 

百炼成钢

      语出汉代应劭《汉官仪》:"今取坚钢百炼而不耗",晋·刘琨《重赠卢谌》诗也有:"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之句。比喻人经过长久、多次的锻炼,变得非常坚强。用高炉炼铁,我国要比西欧早1000多年。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但取粗铁煅之百余火,每煅称之,一煅一轻,至累煅而斤两不减,则纯钢也,虽百炼不耗矣。"说得是将烧红的生铁反复在空气中不断锤打,转化为坚硬的钢,这就是"百炼成钢"。用现代化学的观点看,把铁矿石冶炼成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它的主要反应原理,就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在高温下,用还原剂(主要是一氧化碳)从铁矿石里把铁还原出来;从高炉冶炼出来的生铁,其中含有较多的碳和熔有相当多的硅、锰、硫、磷等杂质。炼钢就是将熔融的生铁倒入炼钢炉内,鼓进热空气或吹入氧气。当炉内温度达到1800℃时,生铁中大部分碳在高温下遇到氧气就燃烧起来变成二氧化碳跑掉了,铁中所含的部分硅、磷、硫等元素也跟着发生了反应生成气体或炉渣。这样降低了生铁里的含碳量,调整硅、锰元素含量到规定范围之内,并除去大部分硫、磷等有害杂质后,铁就变成了钢。此外,炼钢时生成的炉渣也可以用来做钢渣水泥,含磷量较高的炉渣还可以加工成磷肥。

 

抱火厝薪

        厝(cuò):同"措",置放的意思。把火放在柴草底下,比喻危机即将出现。语出《汉书·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火是物质燃烧所表现出的一种化学现象,是物质的分子发生激烈氧化而发生质变的一种化学运动。据考证,人类大约远在二百万年以前就已经开始用火,利用摩擦所产生的高温条件生火是一项最原始的化学技术发明。人类支配了火,就为实现一系列化学变化提供了条件,也为制陶、冶铜、炼铁等古代化学工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为了解释燃烧现象,德国化学家斯塔尔(1660~1734)于1703年提出了"燃素学说"。他认为所有的可燃物都含有一种共同的物质,称为"燃素",可燃物在燃烧时燃素逸去,留下残渣;残渣如与富有燃素的物质共热又可吸收燃素而复原。随着化学的发展,人们发现燃素理论已经漏洞百出。177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1743~1749)经过长期的科学实验发现,可燃物的燃烧其实是同氧气的反应而不是所谓"燃素"的放出,从而建立了科学的氧化燃烧理论。氧化燃烧理论的产生,是化学发展的又一次革命,它结束了一百年来"燃素说"统治的历史,促进了化学的迅速发展。

 

水火不容

       语出《汉书·郊祀志下》:"〈易〉有八卦,乾坤六子,水火不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比喻两种事物根本对立,矛盾极大。人们很早就知道水能灭火,原始人在野炊时烧的火往往会被雨水浇灭。我国古代人民根据自己的经验创造了"五行"学说,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并且说明了水能克火。"水火不容"即说明了两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因为水是不会燃烧的液体,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水与火接触后既能隔断空气,又能吸收火中的热量,等燃烧物的温度降到燃点以下时,火自然就会慢慢熄灭。据统计要使一升水温度升高一度,需要吸收一千卡热,如果要使一升25℃的水升高到100℃则需要吸收75千卡的热,如果一升100℃的水完全变为水蒸汽,还需吸收539千卡热。一升25℃的水总共吸收614千卡热,才会全部变为水蒸汽,在一般的火炉上只要倾倒一升水,马上就可以使火熄灭,所以常用水作灭火剂。但电石着火就不是这样了,由于电石与水反应会产生可燃的乙炔气体,此时若往火上浇水,火不但不会熄灭,反而会越来越大,就好像火上浇油一般。化工生产中,所使用的原料绝大多数为易燃易爆品,发生火灾的危险性明显高于其它行业,对不同物质的燃烧应选用不同的灭火方法。

火上浇油  

        往火上倒油。语出元代剧作家关汉卿《金线池》第二折:"我见了他扑邓邓火上浇油。" 比喻使人更加愤怒或使情况更加严重。油脂按其来源可分为矿物油、动物油和植物油三类,矿物油都是烃类化合物,不能食用。动植物油中只有一部分可供食用,这里所说的油一般指食用油脂而言,它们都是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所组成的化合物。在20℃时呈液态的称为油,呈固态的称为脂。油脂易燃,都不溶于水,其比重在0.91~0.98之间,比水稍轻。因此,油脂与水混合,层次分明,油脂总是浮在水面上。如果油着火用水去灭火,不但不能把火扑灭,反而会使火蔓延很宽,酿成更大灾害。因为油水互不相溶,油会漂浮在水面上继续燃烧,向油上泼的水越多,油随水流的面积越宽,要把火扑灭就更难,造成的危害则更大。这时最好的灭火工具就是泡沫灭火器,它在使用时能产生大量的泡沫,将这些泡沫对着火喷去,可在火源上形成一层厚厚的泡沫层,将油与空气相隔离,切断助燃物质的供给,火便迅速的缩小燃烧范围,最后被熄灭。当然也可用四氯化碳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沙子等扑灭火灾。

 

石破天惊

        语出唐·李贺诗《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难以形容的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显然,只有火药的作用才能产生 "石破天惊"的效果。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远在唐朝的时候,我国劳动人民就利用硝石(硝酸钾)、硫磺及木炭混合治疗疾病,由于发现三者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加热后容易燃烧故称为"火药"。火药能在短促的时间里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释放出化学能来,有人称它为"化学大力士"。 火药种类繁多,原料和制造方法也各不相同,但它们在进行激烈的化学反应时都能产生大量气体并放出大量热。这些气体在热作用下体积会剧烈膨胀并向周围猛烈冲击,形成爆炸效应。就拿黑火药来说,它是硫磺、木炭和硝石混合而成的。假如把它放在一个不能膨胀的容器中,硫磺、木炭燃烧后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气体,会使容器内压力急剧增大。如果这个容器不足以承受这种压力,容器壁会发生粉碎性的破裂--爆炸。硝石在遇热的情况下容易分解出助燃的氧气,将硝石与硫磺、木炭混合放在一块,目的是创造供氧燃烧的条件,只要受热引发,硝酸钾立即释放出氧气,在极短的时间里产生急速猛烈的燃烧,形成大量气体,冲破束缚而发生爆炸。这就是黑火药成为"化学大力士"的原因。进入十九世纪,黑火药逐步被更稳定有效的tnt炸药所替代。火药不仅可用于军事,制造子弹、炮弹、手榴弹、炸弹、爆破筒、地雷等军火,而且可以利用它来开山辟路、兴修水利、开采地下宝藏。还可以利用火药进行定向爆破拆除旧的建筑物,医院里甚至用火药炸裂尿道结石,达到治病的目的。

 

火树银花

      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雪亮。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语出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现在凡是繁盛的都市,或有盛大的集会在夜间举行,灯光灿烂,都用这句话去形容它。实际上火树就指焰火,俗称烟花。古人在发明火药的基础上,制造出了烟花,它是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装有类似火药的发射药剂,上部装填燃烧剂、助燃剂、发光剂及发色剂,发色剂内含各种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它们在燃烧时显示各种各样的颜色,化学上称之为焰色反应。例如,锶盐、锂盐发出红光,钠盐发黄光,钡盐显绿光,镁、锌等金属粉末发出耀眼闪光......等等,各种金属盐及金属粉末混合在一起,施放时就显示出万紫千红的色彩,千姿百态,清脆悦耳,以助节日气氛或日常娱乐。为什么不同的金属或金属盐类能在火焰中显示不同的焰色呢?这是因为各种元素的原子都有其自己特殊的原子结构,在一般情况下,原子核外电子分布在具有各个不同能级的轨道上围绕原子核旋转。但是一旦受到外能的作用,电子受到激发,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当被激发的电子由高能级回复到原来能级时,就会以一定波长的光波形式将能量释放出来,不同元素的原子释放出来的光的波长不同,光的颜色也就不同。

 

流水不腐

      流动的水不会发臭。语出《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
      一塘死水,往往腥臭不堪,绿黄混浊。而小溪的流水常常清澈透亮,游鱼可数。这是因为一塘死水有利于各种微生物的繁殖,首先是好氧微生物大量繁殖,水中的氧气大量被此类微生物吸收。水中缺乏氧气后,好氧微生物便大量死亡,在水中发臭。继而厌氧微生物又大量繁殖,这些厌氧微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具有恶臭味的硫化氢、带有臊臭味的氨气和大量的甲烷气体。这样一来,一塘水就被这些微生物弄得又脏又臭了。
      如果水是经常流动的,水中的氧气经常保持饱和程度,好氧菌能得到繁殖,这些好氧菌还能不断地消耗水中的有机物,使有机物变成水和二氧化碳,起到了清洁水的作用。

染苍染黄

      苍:青色。语出《墨子·所染》:"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
      中国古代用于着色的材料可分为矿物颜料和植物染料,新石器时代人们在应用矿物颜料的同时,也开始使用天然的植物染料。到了周代,植物染料在品种及数量上都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并设置了专门管理植物染料的官员负责收集染草,以供浸染衣物之用。秦汉时,染色已基本采用植物染料,形成独特的风格。红色类的有茜草、红花、苏枋;黄色类的有荩草、栀子、姜金和槐米;蓝色类的有鼠李;黑色类的有皂斗和乌桕等等,它们经由媒染、拼色和套染等技术,可变化出无穷的色彩。东汉《说文解字》中有39种色彩名称,明代《天工开物》、《天水冰山录》则记载有57种色彩名称,到了清代的《雪宦绣谱》已出现各类色彩名称共计704种。
      各种染料均有其着色原理,矿物颜料和植物染料虽然都是色料,但它们的着色原理却是不同的。矿物颜料着色是通过粘和剂使之粘附于织物的表面,但颜色遇水即容易脱落。植物染料则不然,染制时,其色素分子是通过与织物纤维亲合而改变纤维的色彩,所着之色虽经日晒水洗,均不易脱落或很少脱落。因此,我国古代所用的染料多以植物染料为主。

 

断缣寸纸

      缣(jiān):细绢。语出宋·邓椿《画继》卷一:"收藏古画,往往断缣寸纸,皆可珍惜。" 意指残缺不全的书画。
      在上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主要依靠结绳纪事,以后渐渐发明了文字,开始用甲骨来作为书写材料。后来又发现和利用竹片和木片(即简牍)以及缣帛作为书写材料。但由于缣帛太昂贵,竹木太笨重,于是便导致了纸的发明。据考证,我国西汉时已开始了纸的制作,公元105年我国东汉时期的蔡伦总结前人造纸的经验,采用树皮、破布、烂渔网、稻草等为原料造纸,历史上称为"蔡侯纸"。
      1986年在甘肃天水放马滩发现了西汉时期的古纸,这次出土的纸质量较好,纸面平整光滑,质地薄而软,上面还有用细墨线绘制的山川、河流、道路等图形。经专家考证,这张古纸的"生日"是西汉早期,比东汉蔡伦造纸的历史早了300多年,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成为当时中国在西汉早期就有优秀纸张的惟一物证。
      不管造纸的原料是什么,原料的主要成分全是纤维素,所以纸的主要成分也是纤维素。制造纸的方法,是先将原料洗干净,弄碎后和烧碱(氢氧化钠)一起加热,其目的是使纤维素松散成为浆状,这叫纸浆;再将纸浆清洗,就可将它压成薄片,待干燥后就成为纸张。所以纸的制造过程一般包括"纤维--机械切碎--化学提纯--打浆--纸浆--湿纸--干燥"等程序,其中"打浆"是使纸具有实用性和物理强度的关键。明末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杀青篇》就很详细地记载了造纸所用的原料和纸类(如用楮树、桑树、木芙蓉树的皮造出的纸叫"皮纸",用竹、麻造出的纸叫"竹纸",祭祀用的纸叫"火纸",包装用的纸叫"包裹纸"),也介绍了造竹纸、皮纸和还魂纸(即回抄纸)的方法。这种手工造纸的方法,有些至今仍在沿用。
      大约从公元6世纪开始,我国的纸张和造纸术便先后流传到了外国,东边传到了朝鲜、日本,西边传到了阿拉伯和欧洲,南边传到了印度支那和印度等地。地球上所有国家的造纸术,可以说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学去的。他们的造纸都比我国晚,有的晚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如胶似漆

     如同胶漆粘着一样。语出《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感于心,合于行,亲于胶漆,昆弟不能离,岂惑于众口哉?"。形容相互之间情投意合、亲密无间。多指夫妻感情深厚。也作"如胶如漆"。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中国,人们就用动物皮、角、骨来熬制骨胶、牛皮胶等,用来粘合各种物件,这就是最早的化学粘合剂。随着高分子材料技术的日新月异,如今的粘合剂几乎可以粘合任何物质。比如环氧树脂,是一种俗名叫"万能胶"的粘合剂,不管是玻璃、陶瓷、木材、塑料还是石头、金属、皮革、纤维都能粘补,而且一经粘牢,撕扯敲打也不易脱落。 环氧树脂之所以具有极强的粘结力,除了其性能优异、物理吸附力较大外,主要因为分子中有带有极性的羟基、醚基以及活泼的环氧基,这些极性基团可与断裂面的分子形成化学键,具有较强的化学吸附力。
      漆是我国的特产,是指从漆树韧皮层切开流出的乳白色液体,称为生漆,古称"中国漆",经低温加热除去水分后称为熟漆,化学成分主要是漆酚,其次是漆酶。我国很早就用它来涂敷各种器皿、建筑、棺材等。《禹贡·夏书》记载:济河的作用"唯兖州......贡漆丝",可见,生漆与丝绸齐名,同为我国古代的贡品。
      甘肃天水境域内生长着大量质地优良的漆树,据史书记载,早在汉代天水就成为我国雕漆产地之一。1986年在放马滩秦汉墓葬群的14座墓葬中就出土了漆器11件;唐宋时期的古秦州就有"漆艺总汇"的美誉。如今,漆的品种繁多,在建筑、家俱、五金等行业都要用到,起着防锈及美观的作用。

 

水乳交融
     水和奶汁能相互混合在一起。语出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九:"师呵呵大笑:'如水乳合。'" 比喻关系密切,十分融洽或结合得十分紧密,也作"乳水交融"。
       不管什么奶,其实都是油脂小珠分散在水中的乳状液。乳状液就是一种液体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的分散系,其中包括奶、雪花膏、鞋油、沥青、农药喷雾剂等。像这样的多相体系,其中至少有一相液滴均匀分散于另一种和它不相混合的液体之中,此种体系皆有一种最低值的稳定度,这个稳定度可因表面活性剂的加入而大大增强。乳状液的类型很多,一般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水分散在油中,另一类是油分散在水中。前者是油在外面包裹着水,所以是油包水型的,最普通的例子是人造奶油;后者是水在外边裹着油珠,所以是水包油型的,如各种奶,还有天然或合成胶乳。 "水乳交融"当指后一类,这类乳液可用水无限地稀释。乳液在工农业生产、日用化工等方面有大量的应用,牛奶就是蛋白质、脂肪通过乳酪素为乳化剂分散在水中形成的,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营养品。 天然胶乳是热带橡胶树分泌出来的聚异戊二稀树脂的水分散液,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化学工业上的乳液聚合也是利用乳液形成的原理,如今已成为一种重要高分子合成方法,生产的胶乳可以直接用作涂料及粘合剂,经过凝聚干燥后,又可得到固体树脂或合成橡胶。

 
涂脂抹粉
      脂:胭脂,是一种红色染料,古代妇女用以涂脸颊或嘴唇。粉:古代的妆粉。语出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其妻涂脂抹粉,惯卖风情,挑逗富家郎君。"原意指女子化妆打扮。现在比喻对丑恶的东西进行掩饰,欺骗别人。
      胭脂是古代和妆粉配套的主要化妆品,类似今天我们用的腮红。胭脂早在中国殷商时期就有了,《中华古今注》上说,胭脂盖起自纣,以红兰花汁凝为脂,为燕国所产,故名燕脂。古人用红蓝花或苏木,加入牛髓、猪胰素等压制成分块制成的胭脂,是我国最早的日用化工产品。
      以粉来装饰面容是我国古代妇女化妆的基本内容之一,类似于我们今天化妆的打粉底。妆粉有两种成份,一种以米粒研碎后加入香料而成,故粉字从"米",从"分";另一种是糊状的面脂,俗称"胡粉",因为它是化铅而成,也称"铅粉"。 除米粉、铅粉外,妆粉也有用其它物质制作的。如在宋代,有以益母草、石膏粉制成的"玉女桃花粉";在明代,有以紫茉莉花籽制成的"珍珠粉";在清代,有用滑石及其它细软的矿石研磨而成的"石粉"等等。粉的颜色也从原来的白色增至多种颜色,并掺入了各种名贵的香料,使之更具迷人魅力。

撮盐入水
      语出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张驴儿做怕科云]有鬼有鬼,撮盐入水,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 形容立刻消灭干净。也形容大而化之,什么都不在乎。
  食盐是固体结晶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易溶于水。带正电荷的离子和带负电荷的氯离子以一定方式排列在各自的晶格位置上。一旦与水接触,一部分水分子的负极强烈地吸引着带正电的钠离子,一部分水分子的正极强烈地吸引着带负电的氯离子,由于水对它们产生不同的吸引力,把钠离子和氯离子拉出自己的晶格位置,游向水中而溶解。
      我国人民很早就懂得制盐和用食盐调味,相传在夏朝(公元前2140~前1711年)我们的祖先就会用海水煮盐。《尚书·说命》中有"若作和羹,惟尔盐梅"之说,说明古代最早的调味剂是咸(盐)和酸(梅)两种,尔后才有了其他诸多味道。盐不仅是百味的基础,而且作用是最重要的。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强调说:"五味之中,惟此(盐)不可缺"。盐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一大标志,按照《淮南子·修务训》的说法,盐的发明可能在伏羲与神农之间的年代,是一个叫宿沙氏的诸侯从海水中煮出来的,这恐怕是最早的海盐。井盐大概出现于秦始皇时期四川的临邛地区(今邛崃县),《华阳国志·蜀志》中有"井有二水,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豆斗盐"的记载。近代在成都出土的汉代"井盐画像砖"也验证了这一说法,画面上显示的正是古人以天然气(井火)煮卤水(二水)以获取盐的场面。关于古代制盐工艺的记载,以明末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咸篇》所叙述的最为详细,这种制盐工艺虽然是从宋元或更早以前传流下来的方法,但至今基本上仍在沿用。总之,我国有着悠久的制盐史,是产盐最早的国家。
   

恶(wù)醉强酒


      强:硬要。怕醉却又猛喝酒。语出《孟子·离娄上》:"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 比喻明知故犯。
      喝酒过量为什么会醉?这是因为酒精(化学名称叫乙醇)在人体内不需要经过消化作用,就可直接扩散进入血液中,并分布至全身。酒精吸收进入血液后,随血液流到各个器官,主要是分布在肝脏和大脑。酒精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主要在肝脏中进行,少量酒精可在进入人体之后,马上随肺部呼吸或经汗腺排出体外,绝大部分酒精在肝脏中先与乙醇脱氢酶作用,生成乙醛,乙醛对人体有害,但它很快会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乙酸。乙酸是酒精进入人体后产生的唯一有营养价值的物质,它可以提供人体需要的热量。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速率是有限度的,如果饮酒过量,酒精就会在体内器官,特别是在肝脏和大脑中积蓄,积蓄至一定程度即出现酒精中毒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因心脏被麻醉或呼吸中枢失去功能而造成窒息死亡。
      在远古时代,人们可能先接触到某些天然发酵的酒,然后加以仿制。酿酒工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关于酒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传说。1、仪狄酿酒: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公元前二世纪史书《吕氏春秋》云:" 仪狄作酒"。汉代刘向编辑的《战国策》则进一步说明:"昔者, 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日:`后世必有饮酒而之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 禹乃夏朝帝王)"。 2、杜康酿酒:另一则传说认为酿酒始于杜康(亦为夏朝时代的人)。东汉《说文解字》中解释"酒"字的条目中有:"杜康作秫酒。"《世本》也有同样的说法。3、酿酒始于黄帝时期:另一种传说则表明在黄帝时代人们就已开始酿酒。汉代成书的《黄帝内经· 素问》中记载了黄帝与歧伯讨论酿酒的情景,《黄帝内经》中还提到一种古老的酒 ---醴酪,即用动物的乳汁酿成的甜酒。《黄帝内经》一书实乃后人托名黄帝之作,其可信度尚待考证。4、酒与天地同时:更带有神话色彩的说法是"天有酒星,酒之作也,其与天地并矣"。这些传说尽管各不相同,大致说明酿酒早在夏朝或者夏朝以前就存在了,这是可信的,而这一点已被考古学家所证实。夏朝距今约四干多年,而目前已经出土距今五干多年的酿酒器具。(《新民晚报》1987年8月23日《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在山东莒县发现》副标题为《同时发现五千年前的酿酒器具》)。这一发现表明,我国酿酒起码在五干年前已经开始,而酿酒之起源当然还在此之前。

 

争风吃醋

      争:争夺;风:风韵,多指女子。语出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一:"那时我争风吃醋便迟了。" 指因男女关系而妒忌、争吵。
      食醋中含醋酸约4%~8%。醋酸学名乙酸,是人们最早制得的酸,也是人们最早知道的酸。古代人们在酿酒的同时利用发酵原理,也掌握了直接从谷物酿制成醋的技术,供作调味品。
    一般认为汉代时我国肯定已有食醋。最初醋的制法是用麦曲使小麦发酵,生成酒精,再利用醋酸菌的作用将酒精氧化成醋酸,所以醋在古代还被称为"苦酒"。
  北魏时期科学家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一书中记载了23种醋及其制法。造醋的原料有小米、高粱、糯米、大麦、小麦及黄豆等。用谷物固体发酵酿醋,是我国制醋的特点。由于曲中微生物种类多,醋中除醋酸外,还有乳酸、葡萄糖酸等有机酸,使醋的味道更好。           
      历史上酿醋的方法很多,但从生产方法上讲,基本上可分为两种:一为熏制,一为发酵。熏制法是将发酵的醋糟在火灶旁熏烤,熏成后,倒入淋缸淋醋。新醋还要经过日晒、露凝、捞水等工序继续发酵和浓缩。发酵法是先将糯米蒸饭,然后经过糖化、酒化,再发酵,最后入淋缸淋醋。我国食醋的两个名品山西老陈醋和镇江香醋可作为这两种制法的代表。
      1972年,考古工作者在甘肃嘉峪关市东北20公里的新城戈壁滩上发掘了一批魏晋壁画墓,其中3号墓前室东壁砖墙上有一幅《滤醋图》,这幅《滤醋图》真实地再现了古代酿醋的场面,其中表现的制醋方法至今民间仍在使用。
                  
甘之如饴

      甘:甜;饴:麦芽糖浆。感到象糖那样甜。语出 《诗经·大雅·绵》:"其所生菜,虽有性苦者,甘如饴也。"指为了从事某种工作,甘愿承受艰难、痛苦。
      麦芽糖是一种较早得到利用的糖类化合物,通过风干的麦芽或谷物发酵酿造,是最早的生物化学产品。我国制糖的历史很悠久,战国时代的《尚书》记载:"稼穑作甘。"(甘就是饴糖)。另外《礼记.内则》亦有"子事父母,枣粟饴蜜以甘之"的记述,由此可见在周代,我国人民已普遍掌握了制糖技术。
      贾思勰的《齐民要求》中详细记述了古代五种制糖方法。麦芽糖的制造工序比较复杂,后来逐步为原料易得,生产简单,质量更高的蔗糖所替代。其实,麦芽糖还不算很甜,糖类中最甜的要数果糖。至于市场上出售的糖精(学名"邻磺酰苯酰亚胺"),论甜味要比蔗糖达300~500倍,也比果糖甜得多,但它不是糖。根据现代生物化学分析表明,糖的甜味与化学作用、电荷吸引及原子间束缚等有关。 
      不管什么糖,都是由碳、氢、氧元素所组成的碳水化合物。不能再水解的为单糖,如葡萄糖、果糖;由两个单糖分子缩合而成的为二糖,如蔗糖、麦芽糖;淀粉和纤维素属于多糖,是没有甜味的。

 

饮鸩止渴

      鸩(zhèn):传说中的毒鸟,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语出《后汉书·霍谞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 鸩酒就是放了砒霜的毒酒,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天然砒霜化学成分是三氧化二砷,等轴晶系六八面体晶类。单晶晶形为八面体,也有菱形十二面体。集合体呈星状、皮壳状、毛发状、土状、钟乳状等。 白色有时带天蓝、黄、红色调,也有无色,条痕白色或淡黄。玻璃至金刚光泽, 亦有油脂、丝绢光泽。摩氏硬度1.5,比重3.73-3.90,解理完全,断口贝壳状,性脆,溶于水,有剧毒。
      几个世纪以前,杀手们选择砒霜作为杀人的工具,除了它的毒性之外,还因为砒霜无臭无味,难以在尸体上被检验出来。两千多年来,砒霜就一直与"中毒"、"暴死"这样的词汇联系在一起,因而"声名狼藉"。尽管砒霜是一种"一级"毒药,但它也并不是一无是处。砒霜在治疗人类疾病方面,能够起到很多作用。历史上,早有将砷化合物用以治疗昏睡病、肺结核、皮肤病等顽疾的记载。在古代中医就用这种毒药治恶病,治法就叫以毒攻毒。现在已经证明,这种毒药治疗急性白血病(也叫血癌)是十分有效的。另据《江南时报》 (2000年09月30日第二版)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医院自1999年在国内外首次运用砒霜治疗肝癌获得成功后,又将砒霜扩展到晚期胆囊癌治疗领域,并证实具有较好的疗效。可见,这种《本草纲目》中记载"有剧毒"的砒霜,如今已成为抗癌利器。

(责任编辑:化学自习室)
用手机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可浏览、收藏、分享;若对您学习有帮助,请点击打赏图标,扫描二维码,赞助本站。
------分隔线----------------------------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分隔线----------------------------
相关文章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栏目列表
微信公众平台二维码
二维码图片
欢迎订阅网站动态,手机扫一扫就可以。
化学自习室APP下载二维码
化学自习室APP
欢迎使用化学自习室APP,扫码就可下载。
推荐内容
公益广告